东周延续于西周,始于周平王迁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秦晋诸侯的护送下,从濠江(今Xi安)迁都洛邑(今洛阳)。

实行两周分封制,分封制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最后没有封地,全部封给了诸侯国。周天子的封地越来越小,以至于到最后,周天子的封地都住在其他诸侯国的封地里。

实际上,在周平王时期,周王的权力不如以前了,封地越来越小,权力越来越弱。天子的权力越来越小,相反诸侯的权力越来越大。春秋时期,五个强大的诸侯国相继出现,充当霸主。所谓霸主,是以强大的政治、军事、经济为基础,而不是以周之子来维护周朝的法律,并以‘尊王鼎夷’为口号,以诸侯国为主导,先后出现了齐、晋、秦、楚、宋。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53年的春秋时期,由于周王的衰弱、诸侯国的混战、大国对小国的吞并以及土地的日益集中,仅在春秋时期就有52个诸侯国灭亡。

这种情况在战国时期越来越严重。公元前453年,三族分晋,标志着战国正式进入七国争霸时代。小诸侯国不断被兼并和消灭,而大诸侯国只有秦、汉、赵、魏、燕、齐、楚七个。

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听信楚孝烈王的话,以纣王的名义召集六国出兵攻打秦国,但因六国不合作而失败。同年,秦攻打,秦攻破东周都城洛邑,杀了,东周灭亡。

东周被秦国灭了。其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分封制。周天子以分封制建立了他的国家。世界上最多的时候有100多个诸侯国。由于诸侯国众多,东周本身就被削弱了,而少数诸侯国却越来越强大。东周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要说东周是怎么灭亡的,我觉得要分两方面来看。一种是政治死亡,即名存实亡,一种是彻底灭绝,即没有以周为名的政治组织形式。

1.政治上的死亡,周平的东移,标志着东周的开始。虽然这一时期周王室逐渐衰落,但残余势力仍在,诸侯仍尊周天子为共主。大部分诸侯仍能按期入朝为官,朝贡体系没有崩溃,但周皇帝的权威已不如西周。调动诸侯军队去征服某某非臣已经很难了,但总体上还是可以表现出一些接近周王室的迹象。

然而,当周平王死后,周桓王继位时,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周桓王继位后,一心要重新树立周王的权威。为了恢复周王室昔日的辉煌,周桓王把继位后的第一个目标定在了邻居郭征身上。

而郑当时的国君是谁?

郑庄公,春秋时期的第一个小霸王,以“郑伯克段”闻名于世。当时的郑在诸侯中只能算是中小国家,国力并不明显。然而,作为周王室的一名学者,郑庄公除了处理自己的国家事务之外,还可以干预周王室的事务。

出于发展郑国的目的,郑庄公利用自己的高官厚禄来促进郑国的发展和扩张。作为一名高级官员,他能够吸引世界上所有统治者的注意。本来作为臣子应该效忠皇族,但他利用职务之便壮大自己的行为,造成了郑与周皇族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郑庄公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周王室的实际利益,也极大地削弱了周王室在诸侯中的权威,使得周王室的权威下降得更加厉害。

于是不愿看着自己王权衰落的周桓王继位后,就开始如火如荼地镇压郑。首先,他削弱了郑庄公贵族的权力,最小化了他们在王室中的影响力。郑庄公对周桓王的所作所为非常愤慨,于是他先割了周王室的麦子。在郑庄公这样做之后,双方不可避免地要兵戎相见。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统一了周军以及陈果、郭裁、虢国和郭玮的军队来对抗郭征。率领大夫牺牲了钟、高曲密等。去秭归(今河南省长葛北)抗敌。当时,周军分为三支军队,周桓王率领和陈的军队试图打败。郑庄公摆开阵势,命名为“玉立”,战车向前冲,士兵紧随其后。首先,实力最弱的陈军队遭到攻击,这使得蔡国和的军队仓惶撤出战场。然后,他们集中兵力从两侧攻击周军,石舟被击败。周桓王被郑射中肩膀,勉强指挥军队逃出重围。朱勇想活捉周桓王,被郑庄公拦住说:“君子不可欺人太甚,何况欺天子?我们是在自卫,国家能脱离危险就够了。」战后,为了表示对周桓王的尊敬,还专门派了医生去慰问受伤的周桓王及其随行人员。

格格之战后,纣王在诸侯中的权威荡然无存,连天王都可以被诸侯随意拍肩。什么样的天国之王可以统治世界?而小国如宋、魏、陈这些郑的宿敌,也纷纷向郑求和。从此,郑庄公成为当时中原地区最强大的霸主。

周葛之战无疑结束了周王室的政治生命。从此,周王室就成了军阀争霸的吉祥物,也就是“尊王称霸天下”中的象征王。天子没有指挥任何军阀的力量。

2.完全灭绝的时间传递到周赧王的第八年(前307年)。当时的周王一直在室内争斗,最后分裂成两个朝廷,一个在东周,一个在西周。秦国借两周时间攻打朝鲜。两个星期以来,两国都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但他们一次又一次地互相攻击,直到第五十九年(前256年)西周被秦国接管。七年后,东周也被秦国灭了。东周有25个国王,历时515年。

这就是东周的彻底灭亡。天下所有象征九鼎的宝器和周王室都落到了秦国手里,姬姓从此灭绝。

最后一个周王实际上是被吕不韦杀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