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翻译溯源翻译是指用另一种语言表达一种语言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在括号中指出,它还指方言与民族语言、方言与方言、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用一个表示另一个。可以说前者是狭义翻译,后者是广义翻译。文言文翻译是广义的翻译,即把文言文(古代汉语)翻译成普通话(现代汉语)。

在中国古代,有专门从事翻译的人,被称为“徐翔”或“蔡”。《列王礼记》:“五方之民,不可言,各有所欲,各得其志,各得其欲。他们东送,南送,西送,北译。”所谓“五方之人”,指的是中国、东夷、南蛮、西戎、北帝。也就是说。对于中国东、西、北、南的少数民族,根据他们的不同职位,分配不同名称的翻译。后来只剩下了“翻译”,其他称谓都消失了。译者,又名“舌男”。“所以坐在门外,让舌头委员会。(《国语·周玉中》)“赵薇注:舌人可以成就不同的志向,就像职业官员一样。

中国西汉时期产生了一部语言学专著《方言》,全称是《奕譞使者》,解释其他国家的方言。作者是《杨雄》,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方言学词典。在书中,作者列举了同一概念在不同方言区的不同称谓,并指出了国家通用语(也称通用语或雅语)。实现了方言到方言、方言到通用语的翻译。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经的翻译越来越频繁,而佛经的翻译是文字的翻译,不同于以前的释义。有人认为“译”一词起源于公元二世纪东汉桓帝时:“桓帝即位时,安西之国有静沙门,译最为普遍。”(《隋书·京畿志四》)。

二、文言文翻译原则:变与不变。将文言文转化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方式的书面语,必须坚持两个原则。第一,要坚持表达的内容不能变。二是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变与不变。

(1)必须坚持表达的内容不能变。

尽量原汁原味地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情态语气。

(例1)小时候,一只狼路过小路,它的狗坐在我前面。(蒲松龄《狼》)翻译: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往前走,其中一只狗坐在屠夫的前面。

评论:翻译改变了作者的意思,因为“走”的意思是“离开”,“狗”的意思是“(另一只狼)像条狗”。

(例2)两岸青山相对。(李白《望天门山》)

两岸青峰相视,露出水面。

点评:把“出”翻译成“出现”比翻译成“站(在水面上)”好,把“参观”改成“眺望”更好,避免重复。一方面凸显了天门的高度,同时也展现了江面的宽阔。

(例三)(廉颇说)而蔺相如因为努力而在我之上。(司马迁《廉颇列传》《蔺相如列传》)

不过蔺相如的官位(其实)在我之上,多亏了他的嘴和舌头。

评论:“口和舌”的功劳,直译后不明白。不如改成“几个字”。

声音是耳朵听到的,颜色是眼睛看到的。(苏轼《红墙赋》)

耳得之则声,目遇之则色。

「耳朵」如何「获得」?“眼睛”和“见过面”也觉得别扭。原因是我们过于依赖直译。耳朵当然“听”,眼睛当然“看”,让我们流利。

(2)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

文言文的表达和现代汉语的表达有很大的区别,也就是说,即使解决了用词的问题,也有可能翻译出来的句子还是不知所云。一种情况是古今汉语的句式差异很大。比如:

(例一)陈,阳城人。(陈涉家族)

陈生是羊城人。

评论:“……着,也……”是文言文中固定的判断结构,翻译时应引入判断动词“是”。

(例2)蚯蚓没有喽啰的优点,但是筋骨强健。(荀子劝学)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强壮的骨骼和肌肉。

评论:句子中的“奴才的好处”、“筋骨的力量”这两个词,以及形容词“好处”、“力量”,原来都是名词头“奴才”、“筋骨”的定语。这里强调一下,翻译时要超前,“之”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所以不译。这个句子是倒装句中的后置定语。

(例3)皇帝感受到了他的诚意。(龚玉一山)

天帝被他们的真诚感动了。

评论:这是一个没有标志的被动句。根据句子的意思,我们应该加上一个被动词“被”。

另一个是有同有异。转换成现代汉语后,需要做一些小的调整。

(例如。1)客人感觉不太放松,稍微坐了一下。(林嗣环的口语技巧)

客人们放松了一些,逐渐坐直了。

评论:“坐直”要调整为“坐直”再翻译。

(例2)。我有这种内在美(屈原的《离骚》)

我已经有这么多内在美德了。

评论:分,胜多。正常的句序应该是“我有这种内在美”,用“争议”来修饰“内在美”,所以翻译中调整了“争议”一词的位置。

(例3)如果有一栋楼,一个大厅,一个广场,我都能记忆犹新。(蒲松龄《山城》)

其中(城市),有亭台楼阁,有厅堂,有街道,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点评:“若有楼,若有堂,若有坊”,即“若有楼,若有堂,若有坊”,而“人”则如…

(例4)赵王得知后,召集群臣商议。(《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召集了所有的大臣来讨论这件事。

点评:是“都”,翻译调整到“赵”后面,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否则就是病句。

三。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有直译和意译。直译就是保持文言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变,逐字翻译。意译是在保持句意不变的前提下,改变文言句子中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部分,以准确或更好地表达文言原句的意思。要尽量注意直译,不要直译意译。当然,直译和意译并不是完全分离和互相排斥的。一句话,可能是直译加意译。也可能是直译加意译。但对于一个文言文段落或篇章,必须是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1)直译

(例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住西湖。(张岱《湖亭观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住在西湖。

评论:这句话的逐字翻译和现代汉语的表达一模一样。

(例2)山川之美,自古有论。(陶弘景《感谢中书》)

山川美景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和赞美。

点评:通过补充,把句子中的单音词转化为双音词,加上一些成分,比如“赞”,补充句子的意思。

(例三)宋代有富人,但雨墙坏。(《直子疑惑邻居》)

宋国有一个富人。有一次,他家的墙在大雨中倒塌了。

评论:译文在句前补充了状语“曾经”,用常见的把字句代替。但也有人把“雨下破墙”翻译成:因为下雨。

雨下得很大,大家的墙都塌了。这样就补充了因果关系,句子就可以变成被动句了。

(例4)培公安在吗?(司马迁的《鸿门宴》)

沛公在哪里?

评论:这是一个来自介词宾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后,虽然句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他并没有改变或转换原文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认为还是直译。

(2)意译

(例1)在路上,两只狼走了很长一段路。(蒲松龄的《狼》)

路上有两只狼,一直跟着他,走了很长一段路。

评论:“词缀行”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对应词,只能根据上下文意译。

(例2)死亡和快乐的关系是一个朋友犯了自杀。(司马迁《廉颇列传》《蔺相如列传》)

评论:“犯脖子”是比喻,不能翻译成“割脖子的友谊”,要意译。

(例3)还是因为寄售,出于无情。(《兰亭集序》)

有些人执着于自己的爱好,把感情寄托在爱好上,放纵自己的身体,不受外在世俗礼仪的束缚。

点评:句子中的“外”字不能简单地翻译为“外在的、外在的”,而要翻译为“外在的世俗礼仪”,这样意译才能准确传达原文的确切意思。

(例四)陈康喜退曰:“问一问三,闻诗闻礼,闻君子远子。”(《论语·季氏》)

有的译文把最后一句翻译成:我也知道君子疏远亲生儿子。翻译生硬,令人费解。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孔子的弟子陈康问孔子的儿子孔鲤,孔子是否给过他什么特别的教导。孔鲤告诉陈康,他的父亲告诉他要学习诗歌和礼仪。陈康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也就是说,句子中的“远”不是异化,这个翻译太生硬,不切题。应该翻译成:我也知道君子不会特别照顾自己的儿子。通过采用意译的方法,我们可以清楚地解释陈康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