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到近代还有一夫多妻婚姻制度的其他国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中东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其实在遥远的南美大陆也有一个国家还在实行一夫多妻制。中东和非洲大部分仍保留一夫多妻制的国家是因为传统习俗,但南美这个国家保留一夫多妻制是出于无奈。许多人可能会认为足球是他们对南美的第一印象。巴西和阿根廷无疑是南美最强的足球强国,其次是乌拉圭和巴拉圭,这两个国家有着相似的名字。

乌拉圭男足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南美三强之一,曾在1930年和1950年获得世界杯冠军,也曾在1924年和1928年获得奥运会足球冠军。巴拉圭历史上也曾五次打进世界杯决赛。五次打进世界杯决赛圈的巴拉圭是南美唯一一个还保留一夫多妻制的国家。巴拉圭是南美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它的南部与阿根廷接壤,东北角和西北角分别与巴西和玻利维亚接壤。巴拉圭国土面积约40.68万平方公里,2020年人口约725.3万。

巴拉圭和其他拉美国家一样,在历史上曾长期被西班牙殖民。目前巴拉圭近95%的人口是西班牙人和当地瓜拉尼人的后裔。不与白人杂居的瓜拉尼印第安人约占巴拉圭人口的1.8%,其余3.2%多为不与印第安土著杂居的白人。在西班牙的影响下,89.6%的巴拉圭人信仰天主教。在天主教的婚姻制度中,遵循的是一夫一妻制:欧洲历史上的君主和贵族一般都在外面找情妇,但都不敢像中国古代皇帝那样公开营造三宫六院。

一夫多妻制最初违背巴拉圭人的天主教信仰。事实上,巴拉圭保留一夫多妻制的动机与中东、非洲等地不同:巴拉圭之所以保留一夫多妻制,并不是因为传统的宗教信仰和习俗。事实上,巴拉圭在历史上也曾是一夫一妻制国家。然而,当其他一夫多妻制国家转变为一夫一妻制国家时,巴拉圭反而变成了一夫多妻制国家。巴拉圭的这种做法,在很多人眼里看似违背历史发展趋势,但巴拉圭之所以这么做,其实完全是无奈之举。

从今天的地图上看,巴拉圭应该是南美最难发展的国家:巴拉圭被阿根廷、巴西和玻利维亚完全包围。众所周知,缺少出海口的内陆国在参与国际贸易时有先天缺陷,所以世界上除了瑞士、奥地利等欧洲国家,绝大多数内陆国发展都不好。然而,在19世纪初,内陆国家巴拉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独立领导人何塞·加斯帕尔·罗德里格斯·德·弗朗西亚。他不仅成功地使巴拉圭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而且不顾欧美资本的觊觎,大力推行限制和监督外国资本向国内渗透的国策。

当然,限制监管并不只是关起门来,而是在积极用国有资本引进欧美先进产业的同时“关起门来”。这使巴拉圭在很好地保护本国工业发展的同时,避免了欧美资本的冲击。由此,巴拉圭先于巴西、阿根廷等国土面积和人口更大的国家,迅速摆脱了欧洲原材料产地的地位,从而发展成为一个基本自给自足的现代化国家。1840年9月20日何塞·加斯帕尔·罗德里格斯·德·弗朗西亚去世后,巴拉圭进入卡洛斯·安东尼奥·洛佩斯和马里亚诺·罗克·阿隆索共同执政时期。

1844年,卡洛斯·安东尼奥·洛佩斯被议会提名为共和国总统后,成为巴拉圭历史上第二个独裁者。洛佩斯在任期间鼓励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吸引移民;雇佣英国和奥地利工程师帮助修建铁路、造船厂和钢铁厂;从欧洲和美国雇佣医生和工程师来建立工厂、学校和医院;派遣使团视察欧洲列强的军事事务并购买武器。曾经贫瘠的巴拉圭在洛佩兹的苦心经营下迅速崛起。1855年,洛佩兹任命他的儿子小洛佩兹为陆军部长。两年后,小洛佩兹被任命为副总统,随后他的父亲任命他为总统的合法继承人。

1862年,小洛佩兹正式接管了他父亲的总统职位。小洛佩斯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一个欧洲强国:巴拉圭的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远远落后于巴西和阿根廷,但其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当时的南美首屈一指。然而,在巴拉圭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一个问题越来越尖锐:由于巴拉圭没有自己的海港,其进出口货物需要通过巴拉那河运输,沿途的乌拉圭和阿根廷往往收取高昂的通行费。巴拉圭自然会对乌拉圭和阿根廷产生不满。

与此同时,巴拉圭与另一个邻国巴西的关系也不太好:1855年,巴西军舰入侵巴拉圭领土,从此小洛佩斯对巴西产生了仇恨。小洛佩斯一直渴望为巴拉圭赢得拉普拉塔河的入海口。小洛佩斯上台后,大力扩充军备:他重组了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7000人的军队,同时开始实施快速扩军的计划。两年后,巴拉圭军队总人数达到3万人。其中仅军队就达到了2.5万人,这意味着巴拉圭有足够的实力对抗巴西和阿根廷。

此时巴拉圭军队由30个步兵营、23个骑兵团和4个炮兵团组成。洛佩斯也非常重视海军的建设:他要求国内造船企业建造世界级的蒸汽船作为军舰。内陆国家巴拉圭有一支由一个水营和一个炮兵营组成的海军部队,而且这支部队还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蒸汽船。洛佩斯对军队的重视反映了他加强巴拉圭在南美影响力的野心。当西班牙人撤离拉丁美洲时,他们留下了无数的领土争端。这和英国撤出殖民地后留下的印巴争端、巴以争端如出一辙。

当时巴西和阿根廷都向巴拉圭提出了领土要求,两国存在领土纠纷。1828年,巴西和阿根廷在两国之间建立了缓冲国乌拉圭,以解决领土争端。1864年,乌拉圭的红党在阿根廷和巴西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了执政的白党。小洛佩斯以邻国平叛为由,立即出兵乌拉圭。小洛佩斯的真正目的其实是借机彻底解决水源和领土争端,进而获得出海通道。然而,此时想要干预乌拉圭局势的不仅仅是小洛佩斯:巴西很快也派兵进入乌拉圭。

巴拉圭立即断绝了与巴西的外交关系。1864年晚些时候,巴拉圭人拦截并扣留了一艘通过巴拉圭河送马托格罗索州长上任的炮艇。巴西立即就此事向巴拉圭宣战。自信的小洛佩斯决定通过阿根廷领土米西奥内斯对巴西发动打击,阿根廷方面自然把巴拉圭军队强行通过本国领土视为侵略。巴西和阿根廷很快联合起来支持乌拉圭的红党政府对抗巴拉圭。巴拉圭由此陷入了同时与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作战的局面。

巴拉圭是当时南美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由于作战区域雨林茂密,兵力部署极为不便,所以拥有先发优势的巴拉圭在战争初期大踏步前进。1964年12月,巴拉圭人在巴西边境地区发起军事行动。次年1月,巴拉圭成功占领巴西马托格罗索州部分地区。1865年4月,巴拉圭军队越过阿根廷领土米西奥内斯,进入南里奥格兰德地区。至此,巴拉圭已经成功夺取了巴西巴拉圭河流域和阿根廷科兰特斯的大片土地。巴拉圭人以征服者的身份奴役这些地区的当地土著。

于是,巴拉圭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一时间,大量巴拉圭士兵死在当地平民自发组织的游击队手中。以巴拉圭当时巨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单挑巴西或阿根廷或许不成问题,但以巴拉圭弹丸之地单挑两个南美强国加上乌拉圭就大错特错了。战争爆发时,拥有52万人口的巴拉圭只有8000名正规军和2万名左右的预备队。同期人口约1100万的巴西,常备军约15万人;人口约225万的阿根廷,军队约10万人;人口约10万的乌拉圭,驻军约4000人。

虽然巴拉圭在武器装备和经济实力上更胜一筹,但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三国联盟在战略纵深和人力资源上更胜一筹。当阿根廷和巴西的正规军从沿海地区赶来支援雨林的时候,早已疲惫不堪的巴拉圭士兵一拳就倒下了。战争第一年年末,巴西海军摧毁了巴拉圭海军。此时巴拉圭军队除了马托格罗索的战斗还在继续外,已经基本回到了自己的领地。之后,战争开始对巴拉圭越来越不利。面对不利的战局,巴拉圭人以巴拉圭河为护城河,修建了坚固的乌梅塔要塞,作为当地的防御盾牌。

巴拉圭人依靠要塞坚固的城墙和居高临下的地形一度将三国联盟的军队挡在国门之外。1868年5月,三国联盟的军队在得到100,000多名巴西援军的增援后,强行渡过巴拉圭河。三方联盟的军队通过切断补给和迂回包抄的方式占领了巴拉圭要塞。1868年12月,三国同盟的军队攻占了巴拉圭首都亚松森。不肯放弃的小洛佩兹带着残部进入原始森林与三联同盟打游击战。在此期间,小洛佩斯利用局部作战的优势,多次成功打击三联联盟的军队。

然而此时他的实力已经越来越成问题:巴拉圭军队人员在战局发展过程中已经损失惨重。小洛佩兹不得不以强制手段强迫民众参战:他把义务兵年龄降低到12岁,甚至10岁的男孩都可以志愿参军,8岁的孩子戴着假胡子和大人一起打仗。这样的游击战一直持续到1870年,小洛佩兹死于乱军中。这场战争几乎彻底摧毁了曾经的南美强国巴拉圭:战败后巴拉圭失去了15.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剩下的领土被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长期控制。

遍布巴拉圭的战火,让巴拉圭变成了一片焦土废墟:辛辛苦苦从欧洲引进的工农业设施,在战争中被彻底摧毁。与此同时,全国人口从52万骤降至22万。巴拉圭男性人口一度锐减至不足3万人。战后,巴拉圭为了缓解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调,不得不默许“一夫多妻制”的做法。巴拉圭的邻国玻利维亚在某种程度上与巴拉圭有着相似的命运:曾几何时玻利维亚是南美大国,但在与智利的战争中失去了所有出海口。

后来玻利维亚被巴西篡夺了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取代了191000平方公里的英亩面积。玻利维亚失去唯一的海港和盛产橡胶的阿克里后,经济发展相当受限。此时,玻利维亚的目光转向查科地区,该地区位于巴拉圭河以西、安第斯山脉以东、亚马逊盆地以南、潘帕斯草原以北。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但地广人稀,产品匮乏。当时,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一直在争夺北部查科地区约26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所有权。

巴拉圭不再是过去的南美强国。巴拉圭当时只有3000人左右,而玻利维亚有10000多人。玻利维亚还从美孚石油公司获得巨额贷款,从英美等国购买了包括坦克、飞机在内的大量新式武器。当时每7个巴拉圭士兵就发一把毛瑟,被阿根廷淘汰。1932年6月15日,玻利维亚出兵占领北查科沙漠中的巴基斯坦据点皮蒂安图塔和博克龙。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之间的查科战争爆发。到战争结束时,玻利维亚付出了6万人死亡的代价,但最终还是通过签订和平条约结束了战争。

北查科地区约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属于巴拉圭,而玻利维亚只得到约8万平方公里。经过三年苦战,巴拉圭终于赢得了查科战争的最后胜利。但巴拉圭付出了4万多年轻人生命的代价,同时也造成了国内经济的全面崩溃。战后经济破产导致巴拉圭出现大规模失业潮,加剧了社会动荡和民众不满。在此背景下,军事干预现象死灰复燃。1954年5月,巴拉圭武装部队总司令斯特罗斯纳通过政变上台。之后,斯特罗斯纳统治了巴拉圭35年。

1989年2月2日,巴拉圭第一军区司令罗德里格斯发动的政变推翻了斯特罗斯纳的独裁统治。同年5月,巴拉圭举行了首次民主选举。1993年巴拉圭总统选举,红党候选人瓦斯莫西获胜,随后瓦斯莫西建立了巴拉圭自1954年以来的首个民选文官政府。虽然巴拉圭的政治局势逐渐稳定,但巴拉圭的经济形势已经变得极为严峻。斯特罗斯纳执政期间,他的个人资产高达50亿美元。但在他的统治下,巴拉圭的国民经济每况愈下,长期低迷。

内陆国家的先天缺陷和历史战乱导致巴拉圭经济发展举步维艰。斯特罗斯纳执政期间的腐败让巴拉圭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今天,巴拉圭仍然是一个相当贫穷的农业国:农业、畜牧业和林业是巴拉圭的支柱产业。与巴拉圭相比,其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科技水平极其落后,经济发展的后劲明显不足。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巴拉圭的人均GDP只有4366美元。这还不到人口大国中国人均GDP的一半。今天,巴拉圭是拉丁美洲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

但是,应该指出,巴拉圭的一夫多妻制实际上是巴拉圭政府在人民的默许下实施的,目的是解决男女人口不平衡的问题。严格来说,上巴拉圭的法律是不承认一夫多妻制的——巴拉圭毕竟还是一个天主教和相对保守的国家。巴拉圭所谓的一夫多妻制,其实就是一夫多妻制。然而,在法律上,一个男人仍然只有一个妻子。至于他和其他女人的关系,其实是没有法律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的。但巴拉圭法律早就默许了这种包养小三的行为,在其他国家可能构成重婚。

其实说白了就像古代欧洲社会默认君主贵族找情妇是一样的。如今,随着出生率的逐渐平衡,越来越多的巴拉圭人认为应该立法阻止这种现象。事实上,一夫多妻制正在巴拉圭逐渐被消除,所以那些梦想在巴拉圭找到妻子的人可以醒醒了。在国内找不到老婆,外国女人真的那么好找吗?况且就算找到了,也要想办法克服各种生活习惯的差异。那些声称巴拉圭政府实行一夫多妻制的说法,其实是国内媒体编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