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清末的八旗腐败到不会骑马)

我国的满族,是古代女真人的后裔,其发祥地是黑龙江省;满族虽然不是纯游牧民族,但也是马背上发展壮大的民族。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原军队都打不过游牧民族。

清末的八旗腐败到不会骑马,朝廷为何不管?清末的八旗腐败到不会骑马,朝廷为何不管?

八旗兵作为满清打江山的主力,在明末清初的战斗力超强,堪称当时的世界第一骑兵。

在满清崛起前后,所有成年的满族男子都是需要当兵的,因此大部分的满族男子大多都是能征善战之人,战斗意志十分旺盛。正是因为如此,努尔哈赤才能够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南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后夺取政权。

清军入关的时候,只有八万五千兵力,吴三桂在山海关的驻军是三万五千人,加在一起就是十二万人。

但是就是这点军队,硬是打败了十倍于自己的大顺军和南明军队,入主中原。

可是到了清朝末期,当初能征善战的八旗兵,逐渐腐败堕落,变成了只会遛鸟的纨绔子弟,成为了著名的顽主群体。

清末的八旗腐败到不会骑马,朝廷为何不管?清末的八旗腐败到不会骑马,朝廷为何不管?

以至于国家发生内忧外患的时候,八旗军完全指望不上,需要靠汉人组成的军队来冲锋陷阵。

最后清廷彻底失去对军队的控制权,大清江山毁于一旦。

那么,清朝历代帝王为什么不去解决八旗兵堕落的问题呢?

事实上,清朝皇帝不是不知道八旗的腐败会导致多么严重的后果,但清朝却始终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首先要弄清一个问题,古代的人放着安逸的生活不过,铤而走险、出生入死打江山为了什么?

说冠冕堂皇点,打江山是为了铲除人间不平,为了天下苍生。

清末的八旗腐败到不会骑马,朝廷为何不管?清末的八旗腐败到不会骑马,朝廷为何不管?

但要说实话,打江山是为了富贵荣华,是冲着权力去的。

千里来做官,只为吃和穿;打江山也是一样。

古人没有什么崇高理想,没有什么信仰,就是为了青史留名,谋取特权。

所以无论哪一朝皇帝,打下江山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论功行赏,奖励功臣。

那些功臣们被封妻荫子,皇帝不但给他们高薪水,还要给他们加官进爵,赏赐土地。

满清建立后,也不例外。

八旗兵中能征善战,功勋卓著的将领大量封赏。

跟皇室血缘最近的,个个被封为王爷。

中层下层军官,做个参领、佐领骁骑校、护军校,待遇也非常优厚。

即使是没有军职的八旗兵,待遇也不错。京城中的八旗子弟,世代食禄,受到朝廷特别照顾。

清末的八旗腐败到不会骑马,朝廷为何不管?清末的八旗腐败到不会骑马,朝廷为何不管?

一般每个月都能够领到2-4两的银子,再加上一石左右的大米。不在京城的八旗子弟,一般一个月也可以领1-2两银子,半石左右的米。而这些,要养活一家人是绰绰有余的。

而且清廷还拨给每个八旗兵从汉族耕地中圈占来的土地5垧;士兵的收入跟七品县令相仿。

“而所发的土地又都由失地的汉人再租种,八旗兵丁坐收粜,得金则挥霍立尽”

曾经出生入死的八旗官兵,过起安逸的生活,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锦衣玉食的生活。

如此一来,他们就有了太多不舍,有了太多牵挂,不再像过去那样吃苦练兵,产生了惰性。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将领们不想带头练兵,士兵们不会自觉练兵。

清末的八旗腐败到不会骑马,朝廷为何不管?清末的八旗腐败到不会骑马,朝廷为何不管?

时间久了,八旗官兵大肚也起来了,走路也费力了,别说打仗,上马都费劲了。

和平环境、无法强兵

战争是最好的练兵方式,只有战争才能让军队永葆旺盛的斗志。

美军战斗力为什么那么强,就是因为经常发动战争;他们不是在打仗,就是打仗的路上。

狼为什么充满斗志,是因为它们眼前一直有猎物。

如果没有了猎物,整天也能吃饱喝足,时间一长,老虎也能变成猫。

大清建立后的百余年中,八旗兵经常打仗。

比如发生在四川的大小金川之战;发生在南部边境的清缅战争;发生子西南边境的廓尔喀之战;发生在西部、西北部的平定准喀尔、平定回乱战争。

平心而论,相比于清初,八旗兵的表现一般;但是总的来说,比汉人组成的绿营兵表现出色,基本上及格,打了不少胜仗。

以上几场战争,都发生在乾隆年间。

清末的八旗腐败到不会骑马,朝廷为何不管?清末的八旗腐败到不会骑马,朝廷为何不管?

这充分说明,在18世纪,大清入关后的百余年中,八旗兵战斗力还是不错的。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战争频繁,军队可以得到锻炼。

此后的一个世纪里,大清进入康乾盛世。

这个时期国家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虽然这个盛世有不少水分,百姓的生活不是那么美好;但社会相对安定,没有爆发战争。

在和平环境下,八旗兵就失去了操练动力。

因此在十八世纪末,爆发白莲教起义的时候,当年能征善战的将领早已作古。

八旗军里面的官兵,都没有看到过血雨腥风,失去了往日那种杀气和狼性。

白莲教的起义军士兵,都是乌合之众;但是大清军队的表现非常糟糕。

清朝的地方部队“先后征兵数千,皆全军覆没”。

清廷不得不增调山东、直隶及京师健锐、火器营兵6000人来援。清军疲于奔命,损兵折将。

提督穆克登布/总兵札勒杭战死,八旗军将领魁伦因为贻误战机,被嘉庆帝勒令自杀。

清末的八旗腐败到不会骑马,朝廷为何不管?清末的八旗腐败到不会骑马,朝廷为何不管?

为了镇压白莲教起义,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八旗军用了九年时间。

这充分说明,曾经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八旗铁骑风光不再,成为明日黄花。

从那之后,八旗军成为历史,再也没有出彩表现。

非汉人将领,表现出色的,也只剩下一个僧格林沁;不过此人不是满人而是蒙古人。

僧格林沁统帅的士兵,名义上是八旗部队,但基本上蒙古各个盟旗的骑兵。

八旗军为什么会失去战斗力,主要原因是长期的和平环境。常年不听炮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要说士兵,就是战马也长了赘肉。

顺治年间时,旗兵每月还要进行五六次的训练;到康熙末年只有四次;乾隆年间每月只训练三次;嘉庆统治时期,一月只训练两次。

八旗将领“出行则皆乘舆”,谁骑马出去就会被人嗤笑,谁抬不起头,被称为异类。

清末的八旗腐败到不会骑马,朝廷为何不管?清末的八旗腐败到不会骑马,朝廷为何不管?

日久天长,八旗兵战斗力完全丧失。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之后,曾经骁勇善战的八旗兵被农民军打得落花流水、丢盔卸甲。

被清廷委以重任的绿营兵同样不堪一击,最终只能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组织的地方团练来力挽狂澜。

曾国藩并非职业军人,他的士兵来自当地农民;但就这样一支军队却打败了起义军,这对八旗兵来讲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对于八旗兵的堕落,皇帝不知道吗?他们有没有采取措施?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嘉庆跟随乾隆到杭州阅兵,当地的驻防八旗军在接受大清领导人检阅的时候,闹了一个大笑话,竟然从马上掉下来。

如果嘉庆重视,八旗兵断然不会堕落下去。

清朝皇帝不傻,知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但是他们更知道,枪杆子太强,是要危机皇权的。

天下安定之后,清廷给了贝勒们优厚待遇,让他们放弃兵权,带在自己的王府里不能随便乱跑。

清末的八旗腐败到不会骑马,朝廷为何不管?清末的八旗腐败到不会骑马,朝廷为何不管?

王爷要出去都要报备,王爷之间的来往也受到限制。

皇帝对八旗将领的提防,甚至超过了对各地农民的地方。

他们认为那些汉人是自己的手下败将,即使造反也成不了气候,大不了跟乾隆时期一样,发生战争的时候多死点人,多耗费点时间,最终取胜的还是大清。

可是王爷们如果手握重兵,造反的时候,麻烦可就大了,对大清的打击有可能是致命的。

所以皇帝不怕八旗兵堕落,反而对那些良将进行打压。

比如乾隆朝的福康安,难得的良将,他平定金川、台湾,驱廓保藏屡立战功。

但是乾隆用到他的时候,竭力表彰;用不着的时候,处处找茬。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乾隆帝以福康安袒护亲戚为名,打算“从重治罪”。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正月,又说他“捎信索购”,让福康安自劾,罚其三年的总督养廉银,加罚公俸十年,革职留任。

对于满族将领尚且如此,对汉人就更不客气。

清末的八旗腐败到不会骑马,朝廷为何不管?清末的八旗腐败到不会骑马,朝廷为何不管?

年羹尧和岳钟琪两个优秀的军事将领,一个被杀头,一个被"斩监侯"(岳钟琪后来被释放,贬为庶人)。

由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皇帝希望军事将领优秀,军队有战斗力,好镇压反叛势力,应对内忧外患;同样由于这个道理,皇帝又害怕将领太有威望,军队战斗力太强。

这永远是个矛盾,无法平衡无法把握。

所以皇帝和平时期大希望将领无能,军队窝囊;国家有事了才希望军队能征善战。

可是临渴掘井,已经晚了。

清末的八旗腐败到不会骑马,朝廷为何不管?清末的八旗腐败到不会骑马,朝廷为何不管?

1907年9月,清廷颁布《裁停旗饷》诏书,要求各省驻防八旗在十年之内解散(即到1917年前),旗人准备自谋生路,诏曰:“我朝以武功定天下,从前各省分设驻防,原为绥靖疆域起见。迨承平既久,习为游惰,坐耗口粮,而生齿滋繁,衣食艰窘,徒恃累代豢养之恩,不习四民谋生之业。亟应另筹生计,俾各自食其力。著各省督抚会同各将军、都统等,查明驻防旗丁数目,先尽该驻防原有马厂、庄田各产业,妥拟章程,分划区域,计口授地,责令耕种。……不敷安插者,饬令各地方官于驻防附近州县,俟农隙时各以时价分购地亩,……授给领种,逐渐推广,世世执业,严禁典售。即以所授田亩之数,为裁撤口粮之准。……该旗丁归农以后,所有丁粮词讼,统归有司治理,一切与齐民无异。……”。